爱上海同城

患者在医院的感人故事

发布时间:2023-04-24 19:11:53

2013年3月的一天,柘城县的小花(化名)的家人及邻居来到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为医护人员送来了一面锦旗。以感谢他们用精湛的医术、细心的护理,把小花从死亡线上给拉了回来。2012年12月的一天,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接收了一名重病患者。这名患者就是来自柘城农村的20岁女孩小花,她患病毒性重型脑炎,当时已经昏迷,生命垂危。“当时病人全身浮肿,奄奄一息,家人准备拉回去,放弃治疗。我们清楚,拉回去就是死路一条。谁也不忍心看着这么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我们就做她家人的工作,继续治疗。”神经内科二病区护士长刘春霞给记者介绍了当时的情况。做通家人的工作后,考虑到病人家里困难,科室的医护人员为她发起了爱心募捐活动,共捐款2000多元。为了挽救一条年轻的生命,病人的村里也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经过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病人转危为安,最后病愈出院。刘春霞感慨地说,这个孩子真是死里逃生,当时如果医护人员不坚持,不取得家人的支持,可能就是另一个结果了。医患双方共同的敌人就是疾病,只有大家团结一致,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战胜疾病的机会才会更大。2013年5月,神经内科二病区收治了一名危重病人,当时患者已处于昏迷状态。通过检查,发现病人是脑卒中患者。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病人脱离了生命危险。由于言语不清,患者说不出自己的姓名及家庭住址,这给帮他寻亲增加了难度。神经内科二病区值班人员、医院保卫科一起协助公安机关,帮患者寻亲。最后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帮病人找到了家人。刘春霞说,不管病人是什么情况,病人的家属在与不在,他们医护人员都会尽心尽力去抢救。“毕竟生命只有一次,这也是对生命的敬畏。”她说。为了提高大众的预防保健意识,医院神经内科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向大家宣传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并专门拍摄了微电影《天使对您说》,宣传脑卒中的早期识别、预防、发病后的抢救等知识。时间就是生命,为了争取宝贵的时间,他们还开通了抢救脑卒中病人的绿色通道,对脑卒中患者及时进行融栓治疗,减少了致残率、病死率。1988年参加工作的刘春霞,2005年任护士长。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她所在的神经内科二病区医护人员工作配合的非常好,形成积极向上、干事敬业的良好氛围。刘春霞告诉记者,临时调班、加班,大家都是随叫随到,从无怨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巾帼标兵、商丘市三八红旗手、市巾帼标兵、市百佳护士、优秀党员等。2016年9月,她被选为河南省脑卒中学会护理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她所在的神经内科二病区也获得很多荣誉,如管理创新先进科室、五常管理先进科室等。第一次见到苏萍是在护理门诊,她耐心为病人换药的场景让记者在第一时间就有了这样的概念:这是一个对工作高度负责的人。术后创口、并发症的处理、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维护,还要顾及患者低落的情绪,每一个病人都得花上半个小时左右。面对络绎不绝的患者,她一直面带微笑,还和他们亲切地拉家常。由于需要接待的病人太多,原本定于上午的采访不得不改到下午。下午刚上班,记者就来到了苏萍的办公室,她告诉记者,自己是1990年开始参加工作的,至今已经27年了。刚开始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自己就被分到了泌尿外科,每天面对的大部分是肾、输尿管、膀胱、泌尿系的结石和肿瘤患者,还有隐睾症的患者。苏萍说:“我们科室共有13名护士,40张床位,90%的患者是男性。因为工作需要,我们需要做很多涉及病人隐私的工作,比如备皮、尿管护理、尿道口擦洗等,看着简单,但都需要无菌操作,病人自己和家属无法处理。刚参加工作的新护士都是些20岁左右的女孩,刚开始都会有些不适应,有的甚至会哭鼻子。有工作经验的护士就带着她们,给她们做思想工作,还经常对她们说,我们是护士,在我们眼睛里,只有病人,不分男女,时间长了,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倒是有些年纪大的男患者感觉到害羞。”据苏萍介绍,泌尿外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手术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有9台,这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就会更高了。“我们的患者中有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基础病多;也有一两岁的幼儿,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这些都加大了护理难度。手术后24小时内是最危险的,也是体现我们专业技术的时候。特别是造瘘的病人,有的需要终生携带引流管,创口如何护理,怎样通过排出的尿液颜色、数量来判断身体情况,我们要教会患者及患者家属,保证手术效果。”苏萍说,护士们工作量巨大,每天早上7点20分,大家会准时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白班和夜班护士一对一交接,特别是危重、术后、幼儿等特殊情况的病人更要特殊对待,所有的情况都要交接清楚,开过科室晨会后,等待她们的是一天的忙碌。尽管一年到头都处于忙碌之中,但泌尿外科的全体护士没有一点怨言,把工作做到了最好。“2011年,我们科室尽力被评为‘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从我们科室调走的护士,在其他科室都能成为表率。对于她们的工作,我严格要求,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但在生活上,关心她们,做她们的知心姐姐。这不,昨天一个护士说家里出了点事情,我告诉她放心处理,这里有我顶着。”苏萍说。“我的公公婆婆、丈夫都是医生,所以无论再忙,家里都非常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女儿小的时候有些不理解,在我们的影响下,考大学的时候她也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医学院,可以说,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医生。平时在家里,我们经常讨论病人的治疗方式、护理、康复等情况,朋友开玩笑说,你们可以在家里开学术研讨会了。和同事一起出去聚会也是这样,本来难得的放松时间,大家约好不说工作,但聊着聊着,还是把话题又扯到患者身上了。”苏萍开心地告诉记者。第五十一章以精彩的方式讲感人的故事2016年4月,我院决定在《京九晚报》开设《百年医院爱满人间——听我们讲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故事》专栏。5月10日开始向社会征集故事素材,至今年5月23日,该栏目已刊发故事50期。一年时间只讲了50个故事,节奏不算快,但节奏缓慢的背后有当事人的谦逊,有讲述人的慎重,有组织者的细心,有记录者的忙碌。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他们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他们用高尚的医德温暖患者的心灵,点燃患者的希望。故事里,我们听到的是无数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感激之言;故事里,再现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医务人员恪尽职守、不知疲倦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竭力为患者解除病痛,用高超的医技使死神绕路、病魔屈服的场景;在故事里,我们读懂了他们也许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按时吃饭的条件,却一刻也没有忘记呵护生命的那份担当。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临床一线的医生护士,有财会、医保、网络信息、后勤供给、保安保洁等部门人员,很多人在为病人的健康、医院的平安做着无私奉献,他们是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多名员工的缩影。一些读者和网友说,读了这些故事才深知:有一种职责叫救死扶伤,有一种使命叫责无旁贷,有一种追求叫精益求精,有一种情怀叫无怨无悔。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讲好医院故事,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讲医事之道,助推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让更多的患者理解医护人员,让更多的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在中国大地上建立和谐文明的医疗秩序。这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讲好医院故事,是一种文化传承。讲医院故事是一个让广大职工熟悉院情、了解院貌院史的过程。知行合一,让讲好医院故事成为大家自觉的行动,让每一个职工都成为讲好医院故事的主体,并将医院故事融于言行和信念之中,去讲述各自心目中的“医院故事”。讲好医院故事,就要讲好自己的故事。只有满意的员工,才能有满意的患者。医院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能以亲身经历去感动读者,在医院故事中留下自己的“身影”。读者在饶有兴趣地看完“医院故事”后,还继续关注着故事的进展,那么,医院故事在你的故事的精彩中,就能展翅高飞远方。讲好医院故事,是为了讲好中国故事。医院改革发展到今天,折射出的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时代烙印,医院的改革,是医院最大的创新和发展。讲好医院故事,是再铸医院新辉煌,推动医院和谐发展的强劲动力,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以精彩的方式讲好精彩的故事,以感人的方式讲好感人的故事,是医者对“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精彩诠释,更是讲者、笔者、读者交给医院,奉献社会的一份大礼。医院故事还将继续讲下去……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进医院故事,书写人间大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

相关新闻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一首歌,一段故事2023-04-24 19:11:53
遇见2023-04-24 19:11:53
深夜故事2023-04-24 19:11:53
你曾是少年2023-04-24 19:11:53
后来的我们2023-04-24 19:11:53
告别2023-04-24 19:11:53
我怀念的2023-04-24 19:11:53

友情链接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