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同城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会员专享

时间: 阅读:0
作者:
首发于书评无障碍写文章登录100本书中的经典语录伤新爱意​情感咨询/一级建造师/文字疗伤者/网贷上岸中24人赞同了该文章《当下的力量》: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出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现在是半夜3点,你在温暖的被窝中,可是你气得睡不着。引发你怒气的人早已安然入梦,那件事情其实也已经过去了。但是你的思维却不放过你,一再用它旧有的看事情的模式来解释那个人是多么对不起你,那件事会让你多危险、多丢脸、多麻烦、多……想不完的!我们都知道ABC理论,A是引发你情绪的事件,B是你的信念或你对事情的诠释,C就是结果,即你的负面情绪。通常,当人们不喜欢C的时候,都会去找A的碴儿,尤其是与创造A有关的人。所以我们每天疲于奔命,一直在处理、阻止、缓和、沟通、协调A以及与A相关的人、事、物。可是我们不知道,B是你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变的因素,而且引发C的不是A,而是B。同样一件事,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什么?就是对事情的诠释角度不同罢了。我们的大脑,创造了一个虚假的自我—小我,来让自己有“真实感”。而正因为小我是如此的不真实,所以它不停地在外在的世界寻求认同,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来壮大声势。可惜我们越听从小我,就越感到空虚和孤立。挥之不去的远离感也油然而生,因为我们远离、失落了真实的自己。痛苦之身是我们内在的一个能量场,它是我们过去未被合理表达和适当释放而累积下来的负面情绪能量场。作者描述的痛苦之身,好像一个寄居在我们身体之中的恶魔。在它沉睡的时候,一切相安无事。可是,一旦外在的事情不顺利,或是有相关的人、事、物激活了它的时候,它就会苏醒。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人,会突然变了一个人,出现言语或肢体的暴力行为。或是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一件小事情会引起情绪上的轩然大波。这就是痛苦之身被唤醒的结果。所有人类的疯狂行为都是出自无意识,受到我们从小被制约的人生模式操控。比如说,你对一件事情的反应、看法、做法等,通常都有一定的轨迹可循,但是你不一定喜欢或赞同它们。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一台被编好了程序的计算机。所有人类的疯狂行为都是出自无意识,受到我们从小被制约的人生模式操控。比如说,你对一件事情的反应、看法、做法等,通常都有一定的轨迹可循,但是你不一定喜欢或赞同它们。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都是一台被编好了程序的计算机。你以对过去的看法来判断现在的事情,一定会得到一个完全被歪曲的理解。上瘾症的特点是什么?非常简单:你没法选择停止,它甚至比你还强大。它同样给你一种错误的乐趣,而这种乐趣会最终变成痛苦。今天让你欢乐的事情,明天可能会让你痛苦,或者它将会离你而去,所以一旦失去它,你将会感到痛苦。而且,我们通常称为“爱”的东西可能是一种短暂的欢乐和兴奋,一种沉溺性的需求,可能瞬间就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许多爱情在经历起初的激情之后,会在爱与仇恨、吸引和攻击之间徘徊。任何通过服用药物来获得快感的人都知道,这种“快感”最终会转变为“低潮”,欢乐终会转变成某种形式的痛苦。许多人从自己的经验中同样能体会到,爱情关系是多么容易而快速地从快乐之源转变成痛苦之源。人类的很大一部分痛苦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让未被觉察的思维控制着你的生活,痛苦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源自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痛苦只能以痛苦为食,它不能享用欢乐。欢乐对它而言是难以下咽的。一旦你被痛苦所控制,你会想要更多的痛苦。这时你会成为受害者或者迫害者:你要么为别人制造更多的痛苦,要么受痛苦的折磨,或者两者皆是。实际上这两者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人们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去追求一种自我的满足感和可供认同的事物,以便弥补他们内在感到的空虚。他们拼命追求财富、成功、权力、名望或者一种特殊的关系,这样他们能自我感觉更好一些,感觉更圆满一点。但是,即使他们拥有了这些东西,这种内在的空虚仍然存在,并且还是个无底洞。当你与思维认同时,你就陷入了时间的陷阱:你会不由自主地完全生活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之中。这样你的心思会完全被过去和未来占据,而不愿意接纳当下时刻,并容许它存在。过去可以赋予你一个身份,而未来代表了解脱的希望或任何一种形式的满足,因此你会强迫性地认同它们,但实际上这两者都是幻象。所有的消极心态都是由积累了心理时间以及对当下时刻的拒绝所引起的。焦虑、紧张、不安、压力、烦恼——所有形式的恐惧,都是因为对未来过于关注而对当下关注不够所引起的。愧疚、后悔、悲伤、怨恨、痛苦以及所有形式的不宽恕都是由过于关注过去而很少关注当下时刻引起的。你可能很难认识到时间是造成你的痛苦和问题的原因,你认为痛苦和问题是由你生活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引起的。从传统的观念来看,这是对的。但是,除非你解决了大脑不断制造麻烦的功能失调问题,也就是它执意于未来而拒绝当下的问题,否则所有的麻烦都会换汤不换药地重复出现。促使你不断向前迈进的是希望,但是希望会使你将注意力集中在未来之上,而这种对未来的关注会促使你否定当下,因此造成你的不快乐。你大脑中背负着100件你在未来将会或必须做的事情的重担,却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你现在就能做的事情上。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受到喜悦、自在和轻松,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改变你正在做的事情,你需要改变的是你做事的方式。如何做事通常比做什么事更为重要。试试看,如果你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通过做这件事所取得的结果上,会发生什么情况。请将你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当下所发生的情况上。这意味着你同样完全接受当下时刻的事实,因为你不可能在完全关注某事的同时又去抗拒它。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无止境的欲望。”请像你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样地对你内心发生的事情保持兴趣。如果你内在没问题,外界才会正常顺利。首要的是内在,其次才是外在。大部分人总是努力逃离当下时刻,而从未来寻找拯救,也是这个原因。如果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他们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自己的痛苦,这是他们所恐惧的。但愿他们知道进入当下取得临在力量来瓦解过去和旧痛是多么容易的事。当下的现实可以立即瓦解幻象。也但愿他们知道自己是多么接近自己的本质,多么接近上帝。批判不是将某人的本质与他的无意识行为混淆起来,就是将你自己的无意识投射在别人身上,并错误地认为这就是他们的本来面目。外界的事物不会永远地满足你的需求,它们只会暂时地和表面上地满足你,但是你也许要多次体验这些失望后,才能认识到这些事实。事物和生活条件可以给你快乐,但它无法给你喜悦。喜悦是你内在宁静状态的关键部分;它是你的自然状态,不是努力才能获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第一种的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的无知却是读错了许多书。英国诗人亚历山大·蒲伯(ALEXANDERPOPE)称这种人是书呆子,无知的阅读者。总有一些书呆子读得太广,却读不通。希腊人给这种集阅读与愚蠢于一身的人一种特别称呼,这也可运用在任何年纪、好读书却读不懂的人身上。他们就叫“半瓶醋”(SOPHOMORES)。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为什么精英大多是时间控》您现在拼命地努力,不惜牺牲休息、娱乐的时间,也许心中总期待着10年后会迎来“幸福的未来”,但真有“幸福的未来”在前面等待吗?事实并非如此,“未来”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而真实存在的只有“现在”。未来,只是无数个现在联结起来形成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我们多数人都有过对自己所想、所说或所做感到出乎意料的经历,那一刻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有些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酝酿很久。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都会打破我们内心的平衡,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其实对某件事早已有了强烈的情绪反应。所谓心理防御,就是为我们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防御本身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必须且有益的,它可以帮助人类积极应对那些不可避免的痛苦,但当他们太过根深蒂固时,反而会阻止我们触碰自己所需要面对的情绪问题。有时在面对一种想法或感受时,如果我们发现它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或从道德的层面上无法接受,我们便会竭力避开,将之抵挡但潜意识里。每个人都会认同内心存在不愿面对痛苦的渴望,我们也都知道当直面真相会让自己很受伤或无法忍受时,我们有多容易选择自我欺骗。有时,如果面对一件事的全部事实让我们的生活不堪重负时,防御机制会帮我们幸免于难。但在有时候,我们则需要坦然面对痛苦。逃避事实的确会让我们在当下那一刻感觉好受些,但从长远来看,这只会让事情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我们使用的防御机制将会塑造我们的个性,同时也会深刻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因为漫长而脆弱的童年——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需要依靠父母满足我们的需求,保护我们免受外界的伤害——依赖是人类经验的核心。但当在极度脆弱与无助的婴儿期,我们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父母未能让我们感受到安全感时,这就会影响到我们长大后信任与依赖他人的能力。我们在寻求内在的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在寻求一种我们被他人重视的确信感。拥有人类的普遍需求,代表着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渴望身体上的亲近与亲密,希望拥有朋友,渴望性。因为当我们得到自己所需时,便会感到快乐与满足,如若不然,我们会感到孤独、难过、挫败,而当这种失落感达到我们的承受极限,便会激发愤怒、怨恨,甚至仇恨。一个好的生长环境能培养一个人的自信以及可以经受住情绪风暴的能力。有时候,暂时的否认会帮我们面对难以承受的损失。我们或许会否认自己感受到的万分伤痛,因为突然面对全部的痛苦可能会把我们击溃,我们也许需要慢慢地,一点一点的去意识到自己的损失。人们有时会将需求转向对物质的上瘾——食物、酒精、毒品——而不是转向他人。原因就是东西比人更有掌控性。难以对我们亲近的人表达的愤怒,一般都会被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当我们感到矛盾不安时,通常希望尽快解决掉对于要做什么的不确定感。有时我们做出选择,也不在乎结果会如何,只是想尽快结束那种不确定感。因为自己实在撑不住那种难熬的感觉了。当我们忍受不了由复杂性带来的紧张与困惑时,就会分解复杂,通过分裂将其一分为两个简单又相对对立的部分,认同一边,排斥另一边。于是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舒坦,认为自己绝对看得明白,同时,我们却也因为过度简化一个复杂的问题,剥夺了它本身的丰富与生动。当我们感觉自己的仇恨有了正当理由后,就更容易理所当然起来,有时我们会无意识的通过扭曲自己认知的方式证明仇恨的合理性。在一段爱情开始之初,我们所爱之人常常是完美的化身,品行俱佳。随着时间推进,当理想化逐渐消失,我们才会开始看到对方的真正面目。而若此时的幻灭太过严重,则有可能终止这段关系。当我们与另一个人建立起关系的时候,那个人就会变得对我们重要起来,也因此有了可以影响我们感受的能力。当我爱上你,就等于给了你伤害我的权利。当某人变得对我们重要时,他也同时获得了影响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调整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当我们不愿为做过的事承担全部责任时,我们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也就是说我们会合理化那些行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合理化自己的感受和行为,它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来点自我欺骗的把戏,我们或许都不能安然度日。改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所以有时你会直面痛苦,有时你又会重返窠臼。也要对练习的过程(你付出的艰辛与碰到的每一次挑战)报以热爱之情,而不要把过程仅仅视为抵达理想彼岸的手段。《能力陷阱》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的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但却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把你带到当前位置的能力不能继续把你带到另一个位置。我们应该做的事与我们实际做的事常常是两件完全不一样的事。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你要学会像领导者一样去思考。你思考的方式来源于你过去的经历。当你把时间分配在你所擅长的事上,你就会花较少的时间去做其他重要的事。久而久之,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去学习新的东西。我们自然而然的会被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吸引;我们喜欢接触那些容易接触到的人,因为那样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在你要改变的时候,想要从过去的导师、老板或是你信任的同事那里获得支持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他们对你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过去。你周围的伙伴会对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产生影响,你们的行为和观念会互相传染。你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这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好,当然也有可能变得更坏。人们一直有着强烈的想要做真实自己的愿望,对于做那些让他们觉得虚伪的事也有着同样强烈的厌恶。我们的身份不仅仅取决于自我认知,还取决于别人是如何看我们的。人类的本性就是,会记住最令我们心烦的事,伤我们最深的事以及我们做错的事。坏事情比好事情更有影响力。《冷暴力》受虐者希望自己的善意能够软化施虐者,但事与愿违,太多善意反而变成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挑衅。有人为了不恨自己,必须从曾经属于他的某人身上,为其所有的恨意寻找出口。精神虐待会对家庭造成可怕的伤害。它会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侵蚀感情和人格。施虐者隐匿暴力的手法常常十分高明,他们甚至会被当成善良的人。这种有害身心的过程会在第三者加入时更显得扭曲,那通常是父母中的另一人,他/她也会不自觉地遭到控制。施虐的父母并不会真的动手杀死孩子,只是会不断贬损他的人格,直到孩子变得一文不值,宛如不存在。父母借此虚伪地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孩子却丧失关于自我价值的意识。“当暴虐发生在家庭里,造成个人绝望,虐待便达到目的:让人感觉失去灵魂,仿佛行尸走肉。我们在这类案例中必会发现共通点:无痕迹、不流血、没有尸首。失去灵魂的孩子仍然活着,一切如常。保护精神受虐儿童唯一的方法,就是带其脱离受虐的环境,否则其人格会被逐渐腐蚀,灵魂深处的核心会死去。孩提时代留下的恶因,在成年后会不断重现。显然人不会因为精神攻击就当场倒地不起,但的确会受伤。每晚下班拖着疲累的身躯回家,并感到屈辱、身心受创,要恢复实在很难。群体倾向压抑个体特色,不容许差异存在(男性团体中的女性,女性团体中的男性,同性恋,种族、宗教或社会阶级差异)。我们从临床案例的研究中知道,精神虐待关系会历经两个阶段:人格腐蚀和公开暴力。嘲笑可以针对任何人事物。它是一种轻松的行为方式,却能制造不愉快的气氛,把沟通导向虚伪、无诚意的层次。刻薄的言论(伤人的实话)或诽谤的言论(谎话)往往源自嫉妒。施虐者看似在逗乐,其实是在攻击对方的弱点。受虐者之所以遭到虐待,是因为被施虐者选中并成为替罪羊,必须为所有不好的事负责。从此,他成为施虐的对象,替施虐者免除自我怀疑或抑郁。“每个人都摇摆于想要独立、掌控与负责,又幼稚地需要恢复依赖、不负责任因而无辜的状态之间。精神虐待者并不是不识好歹,相反,他们非常明白所谓的“道德”,并能熟练地加以利用。精神虐待者很熟悉社会生活的法则与规范,也习惯对其进行歪曲以求对自己有利。在攻击之后,施虐者总有办法表现得堂堂正正,展示高道德标准和智慧。施虐者们是为了自己的满足和快乐才故意去中伤他人,没有任何精神负担。没有为什么,他们只是想要伤害别人,并不在乎原因也不在乎是谁。人们的心理往往会有一种误区,心理学上称之为公平世界谬误。意即世界是完全公平的,灾难从不无故降临到人头上,因此受到伤害一定是因为受害人本身有错。《稀缺》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这恰恰会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如果你想要什么,不要等急需的时候才去要,而要提前积累。“幻觉是所有乐趣之首”。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稀缺会俘获大脑。就像饥饿的研究对象日思夜想着食物一样,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食物;对于忙碌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亟待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对于缺钱的人来说,他们需要想办法支付每个月的房租;而对于孤独的人来说,他们需要他人的陪伴。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因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稀缺的牵引力始于最初的那几毫秒,然后逐渐积累,最后转化为表现在更长时间段之中的行为。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管窥则是消极的: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这也是大脑的一个基本特点:对一项事物的专注会抑制竞争意识。当你生某人的气时,抑制作用会令你忽略他的好处:专注于他那些让你反感的地方,就会抑制你记忆中他积极的一面。稀缺会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让我们做出不同选择。这种现象会让我们变得更有成效;但同时也会让我们为此付出代价:这种“专心致志”会令我们忽略原本很重要的其他事物。钱的问题会永远纠缠着穷人,而时间问题则会永远烦扰着忙碌之人。若仅仅把稀缺现象视作压力和忧虑的结果,那就是忽视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一方面,稀缺会导致人们的认知能力下降,削弱人们的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稀缺也会导致人们的执行控制力下降,削弱他们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的能力。可见,一点小涟漪就能引起脑海中的轩然大波。稀缺会形成带宽负担,而这就意味着,稀缺不仅会降低流体智力,而且会降低自我控制力。因此,当心里有负担时,就连做微笑、对人友善这样简单的事情,难度都会增加。当稀缺令我们专注时,同时也会改变我们收拾行李箱的方式。也就是说,稀缺会改变我们花每一分钱、度过每一个小时、吃掉每一份食物的方式。稀缺会给我们一个不同的结果,装出一个内容不一样的行李箱:大行李箱总是装得随心所欲,还剩下不少空间;而小行李箱却总是装得十分谨慎,满满当当。稀缺迫使我们产生了权衡式思维。所有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要俘获了我们的大脑,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念念不忘的事情。边际效用递减,即你拥有的越多,对你而言,每一样额外增加的物品的价值就会越低。人们常常会通过坚持最初的计划来避免选择的负担,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不去做选择。我们所有人都会对未来的计划抱有乐观的态度。同样一件商品,在你身无分文时是一个诱惑,而在你不差钱时,不过就是随手的挥霍。今天的稀缺,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这样一来,向前看的能力就很可能会因管窥负担而丧失。处在稀缺状态下的人,不仅现在有这样的体验,一般之后也会持续生活于这一体验中。但人们还是会管窥他们当下的稀缺,就算你知道下个月会饿肚子,这种认识也不会像今天饿肚子的现状这样让你全神贯注。即刻到期的账单摆在眼前,会激发你的危机感,但两个月之后到期的账单则完全不会引起你的重视。就算你能细心地想到明天将要面对的稀缺,但也只能抽象地“知道”其存在,却无法切实地感知、体会。因此,明天的稀缺注定无法像今天的稀缺一样俘获你的注意力。当今天的资源,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能在当下为你带来比未来更大的利益时,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当我们有了管窥之见时,借用就会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当面临稀缺状况时,我们的借用,从长期来看通常是不合理的。现时偏见(PRESENTBIAS)我们会将未来的利益作为代价,过高地估计即刻的利益。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当然,研究也显示,规划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问题,而稀缺则令这一问题变得更为严峻。稀缺陷阱尤其会令人感到辛酸的就是,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只要再多一点资源,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所以,工作一直赶不上进度的人会说:“如果我再多那么一点点时间,就能赶在进度之前做完这些事。”街头小贩会想:“如果我拥有买水果的钱,而不用一点一滴地攒钱,那么就能摆脱债务,我的收入就能翻番。”在所有这些情况中,一次性的资源补充似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因为想要让某人吸收新信息,就必须让其拥有相关的工作记忆。我们在研究贫困问题时,总是会将目光专注于物质条件上,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去了解人们的心理情况,了解他们的带宽情况。面对太多等待去做的事情,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将时间表排得尽可能得紧凑,以便将所有事情都安排进去。如果你安排得不够紧凑,就会感觉好像没有尽力去做事情一样。我们之所以没有能力构建起余闲,是因为专注于当下必须完成的工作,预测不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所有事情。当下的工作迫近而清晰,而未来的可能性并不给人以紧迫感,也难以想象。当无形的未来与具体的当下产生冲突时,余闲就成了奢侈品,这就是你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挥霍的原因。穷人之所以会长期贫困,不一定是由于智力或努力程度的问题,而有可能是稀缺造成的恶性循环。人们总会浪费时间,人们总会过度自信。《走出原生家庭创伤》最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关键的:家庭不仅创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还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应该怎样被诠释。我发现,许多在生活中艰难挣扎的灵魂,都背负着沉重而痛苦的原生家庭回忆。在暴力失控、犯罪、恋爱成瘾、性成瘾、酒精和药物成瘾、自恋、缺乏信任、不安全依恋、社交恐惧、自我斥责、空虚感等「不正常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背后,这些迷路的灵魂想要保护和补偿的是在10年前、20年前、30年前,甚至更久以前那个因为父母的拒斥、虐待、忽视而躲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的孩子。虽然这些伤痛发生在多年之前,但是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从未真正走出这伤痛的泥沼。这些来访者嘴上说「已经过去了」,不过是他们在用自欺欺人的方式躲避着直面原生家庭之伤的痛苦。然而,无法正视原生家庭之伤的结果是,这些来访者一直找不到活在当下的宁静,以及憧憬未来的勇气。他们不敢回想自己从哪里来,也自然不敢畅想自己要到哪里去。常常,这些来访者人云亦云地追逐着世间的功名利禄,却发现无论自己拥有多少外在的成就,都填补不了内心的空洞。任何父母对子女并非出于滋养或爱护的言行举止,或者任何父母让子女为自己的天性而感到羞耻的做法,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原生家庭之伤」。比如,父母从小对我们严格管教,时常严厉指责我们的行为举止,却从来未曾关心过我们的情感需求。尽管周围人都表示「父母这是在为你好」或者「中国家庭都是这样的」,这些理由也并不能抹去父母对我们的情感忽视造成的实际伤害。我们当然可以体谅和理解父母对我们情感忽视的缘由,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父母的忽视确实伤害了我们幼年渴望爱护和滋养的心灵,造成了我们成年之后的低自尊心,习惯性地讨好他人,惧怕亲密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原生家庭之伤的父母,他们也很有可能是上一代原生家庭之伤的受害者。在时代环境的限制和生活重担的压迫之下,这些父母一辈子都浸染在苦涩的原生家庭泥沼之中,同时不假思索地把自己身上的痛苦又传递给了下一代。由于我们脆弱和不成熟的儿童天性,父母就是我们的整个世界,我们不得不尊重和依照父母创建的世界规则来生存。父母擅长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的吃穿用度,却不懂得如何关怀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更不可能像西方父母那样把「我爱你」挂在嘴边。甚至有时,当我们主动要求父母来关心或者安慰自己的时候,我们的父母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提供这样情感上的支持。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造成的另一个非常可惜的结果是:尽管父母在生活方面对我们尽心尽力地照料,可是由于父母没有办法与我们在情感上相互联结,我们还是很有可能完全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变成了「假性孤儿」——我的父母可能爱我,但我感受不到。这些父母只想要培养出「听话懂事」的孩子,却没有考虑过如何发展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情感敲诈,父母一方面以受害者的姿态在道德和良知层面上指责、攻击子女;一方面利用子女的内疚感迫使子女顺从和满足自己的需求。《随机漫步的傻瓜》幸运的傻子运气好得出奇,却煞有介事地把自己的成功归诸其他特定原因。一般来说,我们确实低估了很多事情中的随机成分。由于我们只看到成功者,而由此形成对机遇的歪曲看法,比如说我们常会认为长得英俊漂亮的人薪水会比较高,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经常只会注意到那些薪水比较高的人,或者说那些薪水比较高的人容易被我们注意到罢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成功全凭实力,毫无侥幸,只有失败时才会认为是运气使然。《敢于脆弱》在日常语言里,“脆弱”这个词带有负面含义。人们普遍追求竞争力和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一系列相关的品质由此备受推崇;凡是与之不相符的态度和行为,都不被允许。如此一来,为了表现得合群,个体必须控制自己,压抑人性。我们的敏感来自和周围人的深入互动,来自我们和外界的关联,也来自我们与内心感觉的接触。《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大脑为了让身体减少能量消耗,往往倾向于让我们选择低能耗的途径去工作或学习。一旦我们要做的事情不是我们习惯的和熟悉的,那么大脑就会将这种行为归类为高能耗行为,进而限制我们的高能耗行为。我们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在初期往往比较容易退缩。因为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消耗很大的认知资源,这种不熟悉的感觉会让我们的大脑把这种陌生的事物归类为让我们“疲劳”的东西,进而让自己退却。所以,坚持做一件让自己进步、但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往往令人非常头疼。感觉适应”,它指的是,由于持续暴露在同一刺激下,感觉神经反应性下降的过程。我们习惯于一种刺激即感觉适应,它意味着大脑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就像刚走进电影院,我们会闻到爆米花的味道一样,过了几分钟之后,我们就会慢慢察觉不出这个味道了。当我们一直接触相同的事物的时候,并且产生了感觉适应,那我们的大脑对信息的加工会本能地自动跳过这个过程,甚至加以排斥和抑制,慢慢地让我们对它不再产生兴趣和打不起精神。我们对一件事物最感兴趣的时候是在刚接触的时候,当刺激消退后,我们就很可能对其感到厌倦。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内卷化效应”。如果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知是正面的,是喜好的,那么我们会因为这样的认知,在记忆/经验的抽取中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我们在面对这一事物的时候能够更为持久和有效率。当我们对一件事物抱以积极的态度时,那么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活我们大脑的“多巴胺系统”(DOPAMINESYSTEM),产生足够的兴奋递质,同时减少相应的一些抑制性递质,让自己持续获得愉悦感和动力,进而支撑自己的行为。我们只能想到我们知道的东西。一个清晰整体的记忆需要依赖大量的神经元,它们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互关联,形成一片片的记忆网络。在我们身边,可能听过一些名人告诉我们哪本小说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从来没有听过他们说看了哪些鸡汤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实际上,这是因为小说通过大量相似的内容加深了我们对同一个观点的看法,慢慢构建成一个能够激活记忆网络的整体。而鸡汤往往过于零碎,难以成为长期的、关联的记忆,也难以对我们的价值体系产生影响。很多人拖延只是因为习惯,是因为动力缺失,并且在决策中得到长期强化的一种行为模式。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认为我们在行为过程中受益后,会不自觉地进行强化,并让自己不能轻易走出去。也就是会对曾经受益的行为路径产生依赖,而想要改变会变得十分困难。——从简单开始的蝴蝶效应生物在行为过程中,非常依赖经验,它们更倾向于选择过的行为和事物。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喂养老鼠时混进新的食物,小老鼠也会主动剔除新食物,即使很饿,他们也只会进行非常少量的尝试。这种对新事物的适当警惕对生物的生存有重要意义。习惯是有惯性的,之前也提到了,记忆和经验的抽取是我们行为决策中重要的一环。而习惯本身是一种动作记忆和体验,它是我们储存记忆最为深刻和牢固的方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习惯往往也结合了我们大脑的奖惩和趋避系统,并且已经在生活中无数次被证实大脑中这一路径的可行性。当我们想要改变拖延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战胜的是一个结合了大脑奖惩和趋避的行为机制,这也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没有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足够强大的动力支持,绝大多数人改变自己是非常容易失败的。这是人的动物性决定的。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最好从简单的部分开始。之前说过,我们大脑在接受新鲜和陌生的刺激时,为了减少自身的耗能,更好地保存自己的能量,会自发地进行耗能等级的归类,并在潜意识中告诉自己去逃避,不要让自己太累。当我们长期进行一种行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构建新的联结。当这种联结反应足够多时,大脑会慢慢形成一个专门处理这个行为的“绿色通道”。当自己面临相似的场景时,大脑会对这种行为进行优先选择,并进一步形成自动化反应。社会助长作用讲的是,当我们在做自己擅长或者不需要高技术要求的事情时,我们会因为身边有其他人而使效率得到提升。手机这些产品背后,都有成千上万的产品经理,甚至心理学专家,他们通过创造用户对手机和应用的舒适感,增加产品的用户黏性。人们总是处于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并且在不断寻找别人的缺点。而且存在的竞争性越强,他们就越会通过寻找对方的缺点来取悦自己。所以,我们总喜欢看那些出众的明星的各种窘迫,因为他们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在我们潜意识里挤压了我们的生存。这也是为什么刷屏的热点大多是出轨和“撕逼”。这两者都能够让我们看到别人的窘迫,进而在比较中获得愉悦感,短暂地降低我们的焦虑。很多时候,我们夸大了朋友圈和社交网络对我们的社会作用。社交网络的关系有一个“蒸发冷却效应”。它讲的是,在我们的社交场合中,最不想参加聚会的人,正是大家都希望能够来的人;最不想掏出名片的人,正是大家都想要与之交换名片的人。相反,那些最想去结交别人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想去结交的人;那些最想说出自己看法的人,往往是大家最不愿意听他说的人。人们做决策估计所需要的时间时,往往倾向于过于乐观,低估完成计划的时间并高估计划的完成情况。我们并不是客观地看待事物,而总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会去考虑刮风下雨,更不会去考虑手痒玩下手机的情况。当我们做计划时,我们更多在考虑内在因素,而很少考虑外在因素。并且,我们考虑的状态是自己最好的状态而不是平均状态。大多数人是在这种本能的指导下做出计划的,而这样做出来的计划一般都缺乏科学性,不符合实际,所以更容易失败。知道感”就是我们自以为把信息储存到了记忆中,自以为掌握的主观感觉。缺乏足够的练习,我们学到的很多知识其实是不牢固的。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习惯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生活,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但是这样很难让我们进步。因为我们在用我们舒服的方式去生活和解决问题时,是以自动化的方式去进行。虽然能够节约我们的认知资源,但是却让我们不再需要更多的思考。我们也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为什么越想赚钱反而越赚不到钱?实际上,这就是因为,在我们思考的维度不够高的时候,将自己的思维缩窄到了金钱上面。我们以为自己思考得非常全面,但很多有用的信息却因为我们的选择性注意而被忽视,而被忽视的信息又导致了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宿舍的空间远小于我们对环境心理安全距离的需要,但是我们却不得不与他人共享这样狭小的空间,于是每个人对环境的控制需求都很难得到满足。如果彼此无法有足够的安全感,越小的空间越容易产生矛盾。验证性偏差”——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时,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这个观点的信息,而忽略那些能够推翻我们观点的信息。,即使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我们仍然会因为立场和态度倾向的不同,而选择相信我们想要相信的。一旦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也会相信自己所得到的依据。虽然恋爱的感觉很美好,但是它也让我们变得不客观。我们可能看不见对方的不足,认为对方很完美。世界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多彩,但是世界也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而充满争执。每个人都希望被理解,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而这又非常难以实现,当我们觉得不被理解时,我们就会去解释,去争取。人天生就是逆反动物。参与稀缺竞争,会带来强烈的刺激性。我们会因为受拒绝而感觉自尊心受损(丢脸),我们去做一件事情,可能后来的目的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更多是为了挽回面子,这也是心理学上的“受挫—攻击”理论。因为我们的收益都存在滞后性。改变并不会立刻发生,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才会出现效果。很多人在互联网时代看的文字大多是文章的类型,它们更短更精悍,虽然能够快速让我们获得很多零碎的知识,但是我们的耐心也在这种状态,即在越来越多偏娱乐和短小的文章阅读过程中,慢慢被消磨。看到有用的东西,很多人不是认真看完,而是收藏起来等有空再去阅读,但是却很少打开自己的收藏夹。生物在行为过程中,非常依赖经验,它们更倾向于选择过的行为和事物。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时,我们就会自发地忽视和屏蔽与我们目标不相关的信息,从而被我们所掌握的单一维度的信息所拘。在生活中,人们最喜欢的是那些对自己认同慢慢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对我们认同慢慢减少的人。我们一开始给予对方的帮助比较多,当后面给予变少时,对方心理上就会产生“相对剥夺”,进而可能产生“一碗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的情况。人们倾向于喜欢熟悉的东西,熟悉在我们潜意识意味着更多的安全感。自我实现预言——我们对别人的心理预期会让对方产生往这个方向发展的倾向。“自我实现预言”在儿童身上效果最为明显,因为儿童时期是我们模仿力和表现欲最强的人生阶段。一旦我们给孩子贴上一个“标签”,他们就会给自己做形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内容相近。人有一套很好的自我保护机制——那就是遗忘。只要不经常看到,那么,我们慢慢也不会记得他对我们的意义,以及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人天生就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一些已完成的东西,是因为想要完成的动机得到了满足。如果工作还未完成,这个动机便会使我们对此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安心去做下一件事情。人天生就是逆反动物。参与稀缺竞争,会带来强烈的刺激性。我们会因为受拒绝而感觉自尊心受损(丢脸),我们去做一件事情,可能后来的目的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更多是为了挽回面子,这也是心理学上的“受挫—攻击”理论。我们会对亲人表现出更多不满的原因之一,因为他们是确定的,我们知道是安全的,得罪的成本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陌生人则是一种不确定和得罪有风险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会给我们造成多少伤害。我们越是排斥一件事情,那么它就会越是影响我们。就像那句“不要去想大象”,反而让我们脑子里满满的都是大象。所以,尽量不要去排斥自己的执念。资源获取有它自身的交换体系,我们想要获得一种就必须拿另一些来交换。想要获得更多的社交资源就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维护,想要获得物质就必须更加努力。当我们感知到“付出—收获”不对等的时候,我们就会容易感受到疲惫感和失落。我们有时候的无奈和疲惫,是因为能力有限但想得到的太多,也就是资源获取受阻大。我们除了降低自己对资源获取的预期之外,更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信息增加不代表有效信息增加,当信息量过载时,我们从中筛选出有效信息的成本就会增加。而且,我们需要的核心信息也更容易被超载的信息所遮蔽。许多没用的信息反而可能被我们作为决策依据,从而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我们能够看到的和听到的,大多都是经过筛选的。当注定要损失时,将损失降到最低就是获益。人的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大脑喜欢有层次的、有规律性的东西。生活对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也让一些人产生了这种“无助感”。他们在失败前就开始“呻吟”——“没希望的”“我不行”。他们跟咸鱼一样,自怨自艾,不再去努力追求。即使真的有人给予他们机会,他们也不敢去尝试。于是他们慢慢就走向了平庸。习得性无助。《群体性孤独》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认为社群的力量既可以塑造我们,也能够颠覆我们。《贫穷的本质》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后真相时代》我们往往更容易接受与我们现有思维模式相符的真相,抗拒那些与我们内心观点相冲突的真相。最初的真相使你形成的思维模式在很久以后仍然会影响你的思想和行为。我们都在通过不同视角看待世界,这些视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听到和读到的不同真相塑造而成的。本书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片面真相。我们的大多数陈述是真实的,但它们并没有传达完整的真相。这是因为,即使最为平凡的主题也是非常复杂的。真相的片面性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沟通特点。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来自片面真相,而这种理解又会影响我们。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我们观察的是同一个世界,但我们对它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就像印度耆那教传统故事中初次接触大象的盲人一样:摸到腿的人说,大象就像柱子一样;摸到尾巴的人说,大象就像绳子一样;摸到鼻子的人说,大象就像树枝一样;《向上生长》简单的欲望,只需要放纵就可以实现,而高级的欲望,放纵是实现不了的,需要的是自律和克制。我们不是要远离舒适区,而是要去开拓新的舒适区,比如通过锻炼让自己每天都精神饱满等。《曾国藩传》他考秀才考了七次,举人和进士却考得顺利,就是因为他基础打得牢。开了窍后,就能一顺百顺。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笨功夫,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结果走不远。所以,「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而更多的性格弱点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它是多年形成的,与人的其他部分血肉交融成一个整体,远比烟瘾复杂、隐蔽,并非可以用解剖刀单独挑出来割掉的。「学做圣人」是终生的事业。许多根深蒂固的缺点、毛病,通过一时半会儿的「猛火煮」,不会彻底改掉,只有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有可能慢慢化解。人这辈子,最难去除的是嫉妒和贪求。所谓「不忮」,就是克制自己的嫉妒心。「不求」,就是克制自己的贪求心。这两点听起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事实上很多人,特别是很多当世名公,都处理不好。嫉妒经常出现在功名事业差不多的人之间,贪求常出现在升官发财之际。连左宗棠、郭嵩焘这样的大人物事实上都常在这两点上犯错误。所以他专门强调,这两点不去除,则既难立品,又妨造福。希望曾氏后人能克掉这两点,做到「心地干净」。《认知觉醒》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人类的天性却正好与这个规律相反。在欲望上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导致自己终日在困难区受挫;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导致自己在现实中总是一无所获。如果我们学会在舒适区边缘努力,那么收获的效果和信心就会完全不同。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成为思维舵手有3种方法。·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高尔基曾经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我以前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现在懂了。因为每克制自己一次,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相当于进行了一次锻炼。元认知能力要是能经常锻炼,我们理智脑的自控力可不就越来越强大了嘛!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正如万维钢所言,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知道和做到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其中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答案正是前文所说的「模糊」。如果没有猜错,你脑中所谓的「重要事情」,也许就是关于锻炼、读书或是做某项重要工作的一个大致想法,你并没有想清楚明天起床后是去跑步还是阅读,即使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了,也不确定要去哪里跑,跑几公里,跑多长时间,穿哪套衣服,万一天气不好怎么办;不知道到底要读哪本书,从哪里开始,读多长时间;也不知道具体要做重要工作的哪个部分,需要准备什么工具,需要什么素材,等等。一切都只知道个大概,这对提升行动力来说,是很致命的。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富爸爸穷爸爸》教东西一定要说或讲吗?”富爸爸问。是呀。我回答道。那是学校教你们的法子,”他笑着说,“但生活可不是这样教你的。我得说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时候,生活不会和你说什么,它只是推着你转,每一次推,它都像是在说:‘喂,醒一醒,我要让你学点东西。生活推着我们所有的人,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在抗争。少数人学会了这门课程,取得了进步,他们欢迎生活来推动他们,对他们来说,这种推动意味着他们需要并愿意去学习一些东西。他们学习,然后取得进步。但大多数人放弃了,还有一部分人像你一样在抗争。如果你认为是我的问题,你就会想改变我;如果你认为问题在你那儿,你就会改变自己,学习一些东西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大多数人认为世界上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应该改变。让我告诉你吧,改变自己比改变他人更容易。你只需知道,正是出于恐惧的心理,人们才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这些恐惧有:害怕付不起账单,害怕被解雇,害怕没有足够的钱,害怕重新开始。为了寻求保障,他们会学习某种专业,或是做生意,拼命为钱而工作。大多数人成了钱的奴隶,然后就把怒气发泄在他们老板身上。大多数人从不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去上班,挣工资,平衡收支,仅此而已,他们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老缺钱,于是以为多挣点钱就能解决问题,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缺乏财商教育才是问题的关键。他知道每个人的灵魂都有软弱、贫乏的一面,也有强大坚定、无法被金钱收买的一面。问题在于哪一部分更强大。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份工资收入,因为他们都有恐惧和贪婪之心。一开始,没钱的恐惧会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得到报酬后,贪婪或欲望又让他们想拥有所有用钱能买到的好东西。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模式。他们的生活永远被这两种感觉所控制:恐惧和贪婪。给他们更多的钱,他们就会以更高的开支重复这种循环。他们认为钱能买来快乐,可用钱买来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所以不久他们就需要更多的钱来买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开心、更多的舒适和更多的安全感。于是他们继续工作,以为钱能安抚他们备受恐惧和欲望折磨的灵魂,但实际上钱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人生实际上是在无知和觉醒之间的一场斗争。富爸爸一直提醒他知识就是力量,而且钱越多,就越需要知识管理它,使它继续增加。没有这种知识,世界就会牵着你走。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爸爸来说,工作的稳定就是一切;而对于富爸爸来说,不断学习才是一切。《把时间当做朋友》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他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他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看得出来,这些人常常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然而,事实果真这样吗?不客气地说,在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首先,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少有人走的路》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大多数患者力不从心的根源,在于他们总想逃避自由,不去为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是因为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如果得到治疗,他们就会知道,作为成年人,他们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就会永远觉得自己是个牺牲品。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如果童年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到了成年时,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心理疾病——他们总是先发制人地“抛弃”对方,即采取“在你抛弃我之前,我得先抛弃你”的模式。所有建立在真爱之上的情感关系,其实都是互相勉励、共同促进的心理治疗关系。我坚定地认为,对于别人教给我们的一切,包括通常的文化观念以及一切陈规旧习,采取冷静和怀疑的态度,才是心智成熟不可或缺的元素。《根本停不下来》上瘾就是因为人们需要满足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成瘾者的背后都有亲密关系的缺失,他们通过与成瘾对象建立亲密关系补偿现实生活中亲密关系的缺失。真正的戒瘾并不是完全戒断,而是减少伤害。也就是说,只要瘾对你的生活、对你的身体、对你的工作和学习造成的消极影响在减小,就可以算作戒瘾成功。这样一来,你对戒瘾,对戒物质的瘾、行为的瘾,都会更有信心。《三十岁,一切刚刚开始》你要坚持你的正直,哪怕身边的人都在走捷径;你要坚持你热爱的,哪怕周围的人都觉得你很苦;你要坚持你的路,哪怕一路上只有自己一个人。不要惧怕苦难,所有在二十多岁经历的苦难,都是生活的恩赐。这世界总是如此,没有人看到你的认真,大家只在乎结果,只有你关注过程。每个大城市的夜晚,都渗透着故事,这些故事以岁月为载体,扎根在每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心脏。《双城记》里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放在这个时代,依旧适用。对那些不敢突破自己的人来说,当然,这个时代很坏,坏到但凡你每天的生活一模一样,大数据就会根据你的喜好强化你的喜爱,让你永远成为那个生活单一的人。想想网上的那些小视频,你喜欢什么,大数据就会强化你的喜爱,固化你的界限,直到有一天,你什么也没有。如果一个人不读书,决定他的价值观的,就是他身边的亲朋好友。倘若他的圈子还很糟糕,那么这个人必然好不到哪儿去。一个懂得幸福的人,是一个既会为未来努力,又懂得享受当下的人。贫穷会放大人向恶的一面,会把人们向善的一面磨灭掉。我到达不了的世界,书本总能帮我找到通向那里的路径。所谓反思,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修正,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好。生活是你必须先做点什么,然后一边做,一边思考,一边调整,再一边做。一个人只有越自律,才能越自由。你自律拥有了好的身材,你找对象的自由度就高了;你自律拥有了好成绩,你选择学校的自由度就高了。编辑于2021-08-3019:48语录书籍书籍推荐​赞同24​​添加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书评阅读是人生的避难所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那些你曾读过的书

时间:2019-11-22 10:18:27    阅读: 次    来源:
作者:Luckystar

那些你曾读过的书,最后都会化为养分流入我们的身体里,在未来的某一天,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出色。人生爱上海同城,唯有读书这件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经典语录

男人深爱女人的十大表现:在你难过时,他会不安;你高兴时,他很高兴;他常给你买东西,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他一般会顺你的意;你提出对父母补贴,他也理解;他很照顾你的家人;他有...[阅读全文]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阅读全文]

漫写短文网微信号1:duanwenxuewang,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我要投稿
散文投稿 - 诗歌投稿(漫写短文网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投稿指南 ]
0 条评论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评论
猜你喜欢精彩阅读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82578687@qq.com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