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海同城

用户评论:逍遥游之二_漫写短文网

发布时间:2023-05-06 17:32:53

《庄子》逍遥游原文: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解析:这段话是对“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解释。人的智慧与天地的智慧相比,就如火把的光辉与太阳的光辉;就如人工的灌溉和天地的降雨相比。我们为什么不能抛弃自己的小智慧,而专心学习天地自然的大智慧呢?真正的得道之人没有自我的意识和思想,只有遵循天地自然的运作规律,丝毫不敢偏离;真正的圣人治国理政,不敢恣意妄为,按照天地自然运行规律的特征教化天下百姓,用刑法消除妖言惑众的思想,用刑法消灭一切害人虫,让天下回归纯朴和善良。圣王治国理政,不能图名,不能图利,像天地自然运作规律那样,默默无闻造福于天下百姓。名、利这些身外之物对自己很重要吗?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舍弃生命去追逐身外之物呢?人最重要的不过吃饱肚子,有地方住,生活健健康康,过多的追求于自身何益?所以《道德经》讲“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人类的认知离大道越来越远了,却还在嘲笑别人。《庄子》逍遥游原文: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穅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解析:神人明显说的是道。“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些都是把道拟人化的介绍。道是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它皮肤若冰雪,它不食五谷,遨游于天地之间,他能让五谷丰登,能让天下太平。我们很多人为什么理解不了《庄子》?为什么会有会肩吾这种想法呢?为什么会对真理会认为真理“狂而不信”呢?在于人们被名、利、权、地位束缚,就如进入了一个个精神桎梏。我们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名利,却想不到这是乱国之源;我们去点评历史上一个个帝王将相的所作所为,却想不到他们的本质根源。试想:哪个帝王不想让自己的江山永固,百姓安定,国家富足?哪个帝王不想立下赫赫功勋,永垂不朽?哪个帝王有想留下千古骂名?恐怕哪个帝王都想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安定,问题是为什么却与事实恰恰相反呢?这就是“南辕北辙”典故的意义。问题出在了哪里?就是帝王进入了一个个“权、利、财”的精神桎梏,看不到治国理政的要害所在。我们普通人为了名、利、地位、财货,把这些作为生活的动力,这没有问题。帝王这么做,将相这么做,就会形成巨大的权贵利益阶层,无权无势底层百姓的生活空间就会变得越来越狭窄,到了没有活路的那天只能揭竿而起,这就是改朝换代的巨大推动力。《庄子》逍遥游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逍遥游原文: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塗,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解析:这两段是说如何利用大道。一说道很多人就认为是虚无缥缈的,自然也就不知去如何利用它,就如惠子、宋人那样。道是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不论治国理政还是修身养性,大到管理天下,小到管理一己之身一个家庭,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就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实践出真理,群策群力是减少错误的一个关键环节。

安卓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IOS下载

扫一扫漫写短文网APP点击进行APP下载

手机访问 MAP TAG RSS
欢迎访问漫写短文网 您还没有 [ 登录 ] [ 注册 ]
  • 共0页/0条记录
  • 网友点评 共有 0 条点评
    评论对象:逍遥游之二
    最新评论
  • 共0页/0条记录
  •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E-mail:82578687@qq.com

    相关新闻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征文主题2023-04-24 19:11:53
    一首歌,一段故事2023-04-24 19:11:53
    遇见2023-04-24 19:11:53
    深夜故事2023-04-24 19:11:53
    你曾是少年2023-04-24 19:11:53
    后来的我们2023-04-24 19:11:53
    告别2023-04-24 19:11:53
    我怀念的2023-04-24 19:11:53

    友情链接

    上海后花园论坛_上海花千坊_爱上海同城论坛-夜上海论坛社区